安全生產專業術語

安全生產專業術語

1、三違:

違章指揮、違章作業、違反勞動紀律。

2、事故調查及事故處理“四不放過”原則:

事故原因不查清不放過

防范措施不落實不放過

職工群眾未受到教育不放過

事故責任者未受到處理不放過。

3、三項制度:

安全生產責任制、規章制度、操作規程。

4、三超:

生產經營單位超強度、超能力、超定員。

交通運輸領域超載、超限、超速。

5、三非:

非法生產、非法經營、非法建設

6、“二合一”、“三合一”、“多合一”場所:

是指住宿與生產、倉儲、經營一種或一種以上使用功能違章混合設置在同一空間內的建筑。該同一建筑空間可以是一獨立建筑或一建筑中的一部分且住宿與其他使用功能之間未設置有效的防火分隔。

7、高危行業:

是指危險系數較其他行業高事故發生率較高財產損失較大短時間難以恢復或無法恢復。

常說的六大高危行業指煤礦、非煤礦山、建筑施工行業、危險化學品行業、煙花爆竹行業、民用爆破行業。

8、三定一表:

主要是解決隱患排查督導檢查中的隨意,粗放和重硬件,輕軟件等問題,增強督導檢查的針對性,系統性,提高檢查效果。

三定:就是定量,定人,定時。

定量:是指按照規定的督導檢查頻次覆蓋職責范圍內的所有企業單位。

定人:是將每一個企業單位的督導檢查責任明確到具體人。

定時:是指確定每一個企業單位的具體檢查時間。

一表:就是在每次對每個企業單位進行督導檢查時,嚴格制定和落實《安全檢查表》。

9、一會一卡:

“一會”指召集生產經營單位負責人例會;“一卡”是指安全提示指導卡。時機:分別于每年召開安全生產工作會議(針對企業年度安全生產整體工作)、5月下旬(針對暑期、汛期)、9月下旬(針對國慶節和冬季)、12月下旬(針對“兩節”、“兩會”),召集監管職責范圍內的生產經營單位負責人開會。惡劣天氣、特殊重要時期或認為必要時,應根據實際需要隨時召集。

10、安全設施“三同時”:

安全生產設施必須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生產驗收和使用。

11、重大危險源:

長期地或臨時地生產、加工、搬運、使用、或貯存危險物質,且危險物質的數量等于或超過臨界量的單元(包括場所和設施)。單元指一個(套)生產裝置、設施或場所,或同屬一個工廠的且邊緣距離小于500m的幾個(套)生產裝置、設施或場所。

12、四項行動:

宣傳教育行動、安全創建行動、專項治理行動、綜合執法行動。

13、三源:

重大危險源、傷害源、隱患源。

14、安全生產五要素:

安全文化、安全法規、安全責任、安全科技、安全投入。

15、“五項落實”:

落實整改的項目、措施、部門和負責人、時間、督察驗收負責人。

16、兩個主體、兩個負責制:

政府是安全生產的監管主體,企業是安全生產的責任主體。政府行政首長和企業法定代表人兩個負責制,是我國安全生產工作的基本責任制度。

17、六大體系:

企業安全保障、政府監管和社會監督、安全科技支撐、法律法規和政策標準、應急救援、宣教培訓。

18、安全管理“三點”控制:

危險點、危害點、事故多發點。

19、四個環節:

源頭管理、過程控制、應急救援、事故查處。

20、“五同時”是指:

企業的生產組織及領導者在計劃、布置、檢查、總結、評比生產的時候,同時計劃、布置、檢查、總結、評比安全工作。

21、隱患治理“五落實”是指:

按治理責任、措施、資金、期限和應急預案“五落實”。

22、三不生產:

不安全不生產,隱患不消除不生產,安全措施不落實不生產。

23、四個一切:

安全高于一切、安全重于一切、安全先于一切、安全影響一切。

24、3+6安全文化管理模式:

“三為+六預”。三為:以人為本、安全為天、預防為主;六預:預知、預測、預想、預報、預警、預防。